![]()
在线留言
|
2.2万吨当量的烈性炸药,产生了一朵高达503米的蘑菇云,长崎市内超过一半的建筑被夷为平地。
图1945年8月9日,从9.6公里外的古鸭岛看到的投放在长崎爆炸后的放射性烟柱
在这次爆炸事件之中,长崎市居民的伤亡超过10万,原本的一方乐土瞬间沦为人间炼狱。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大众眼中,所“造访”的地方,都是寸草不生、片瓦不留的,可是在长崎,依然有核爆之下的幸存者。
按照大家的常识,如果爆炸发生在人体周围附近,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掩体或者趴下。
作为令人谈虎色变的核武器之一,在爆炸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光热辐射、冲击波以及放射性物质。
冲击波可能在爆炸过后就会销声匿迹,但辐射和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影响却是旷日持久的,大面积的放射性污染让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的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它采用了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
上千万度的高温火球在眨眼之间便可从爆炸中心四处蔓延,向周围释放出耀眼的强光和热量。
如果直勾勾地盯着爆炸时产生的光芒,人体的眼睛会在几秒钟之内就会被灼伤。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的高温,吞噬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无论是建筑还是动植物,都会被化为灰烬,眨眼间,一座城市便沦为了废墟。
对于距离爆炸中心区域较远的部分居民来说,虽然强烈的光热辐射以及冲击波没有直接造成他们死亡,但是他们的双眼被烧成两个血窟窿,数以万计的人们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当时在长崎投放的当量为2.2万吨,而在二战过后,的炸药当量已经让这颗名为”胖子“的望尘莫及。
动不动就上百万吨的当量级被成功研发制作,投放的美国也在冷战时期给出了应对爆炸时的策略。
所以在美国,顺势而生的就是著名的”卧倒掩护方案——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发生了爆炸,都应当第一时间卧倒寻求掩护。
图日本驻长崎的士兵在评估核爆炸后的损失,这些士兵有大部分是伤兵,其中一个站着的士兵还失去了胳膊
但在一般人看来,面对声势浩荡的事件,即便处在十公里以外的地区,也会被严重烧伤,很难捡回一条性命。
美国给出的数据显示,当一颗100万吨当量的爆炸时,周围三公里的区域绝不可能有任何幸存者。
如果什么事都不做,绝望地站立在原地没有任何的求生举动,并面向光点的来源,那么即便是在十一公里开外,导致的死亡率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长崎投放的炸药当量,远远比不上冷战时期数百万吨的当量级,相应的爆炸后果也会减小。
然而就在不远处的另外一些木制电线杆,却幸免于难,不至于全部碳化,变成灰烬。
图左边照片是广岛废墟中的一块手表,右边照片为广岛一家银行台阶上留下的人影,人已经在爆炸中直接气化
这样毫不起眼、随处可见的遮蔽物,在面对爆炸的关键时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看到爆炸之后的强烈闪光之后,一定要在两三秒的时间内快速卧倒,并寻找掩护。
这样不但能避开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爆炸碎片和冲击波,而且还能使得着弹面减小。
图1945年8月6日广岛爆炸后,一名日本婴儿坐在废墟中哭泣,或许他的父母已经在爆炸中身亡
所以在面对即使破坏力强如之类的炸弹,降低人体的高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被冲击波、光热辐射伤亡的机会。
除了距离爆炸中心区域的一些木制电桩能说明一定防护的有效性之外,长崎的一些幸存者也说出了他们的经历。
高藏信子——距离当时爆炸的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多米,但是不同于其他死难者,她幸存了下来。
高藏信子当时在柜台旁边,和往常一样平静地办理着银行业务,可霎那间,她突然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
图在长崎上空爆炸两个月后,一名日本平民走过受损的长崎,这只是局部较好的区域
没过多久,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如期而至,被吓坏的高藏信子赶紧躲在了柜台下面,然后昏迷了过去。
在银行外面排队,以及坐在银行门口台阶上的一些居民,就没有高藏信子这样的好运了。
正是银行四周厚厚的建筑物墙壁,吸收了大量的光热辐射以及冲击波,才让高藏信子得以幸存。
数以万计的居民只看到了耀眼的白光,听到了一声巨响,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
距离她只有十几米,毫无遮挡的其他人员就在的热浪之中化为蒸汽和尸体了。
那么问题来了,万一是在毫无遮挡的空旷之地,身边只有一条小河,面对着的降临,只有呆呆地站在原地等死吗?
日本在事件发生之后,许多幸存下来的游泳健将现身说法,印证了躲进水中这一做法的正确性。
小溪和河流中大量的水分一定程度上隔绝了肆无忌惮的热浪和光辐射,在水中人们也不那么容易被烧伤。
存在一定阻力的水流,隔绝冲击波的能力虽然比不上钢筋混凝土,但是只要会游泳,就可以下潜到河床上,水体起到的隔绝作用自然就显而易见了。
爆炸时,她恰巧在池塘旁边作画,想把夏日时分的池塘美景保留在自己的画作上。
几乎没了半条命之后,二玉光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慢慢爬上岸,躺在岸边长舒了一口气。
慢慢才冷静下来的二玉光雄,还在庆幸着自己劫后余生,但随后她就感觉自己身处地狱之中。
而四周则是一片残垣断壁的景象,大地瞬间从一片绿意盎然的夏日之景,变得如同凛冬降临,没有了一丝生机。
但是虽然躲进水中确实可以隔绝一定的冲击波以及光热辐射,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一举动也一定程度上算是自绝后路。
爆炸时产生的热量绝不是一条小溪或者一方池塘能够承受的,区域内的水流都会被产生的热量不断加热,直至沸腾。
在水中躲避的人们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水深火热——迅速升温的池塘可以把人活活烫死。
所以遇到爆炸时,迅速跳进水中的做法并不能完全排除死亡的风险,此举也有利有弊。
但在面对这样的浩劫时,即便是有一线希望,幸存下来的人们也都顽强地抓住了。
但即便是挺过来当时企图吞噬一切的热浪,爆炸产生的也有杀伤力武器还有其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这些变化毕竟发生在物理层面,而且还发生在化学和生物层面,人体的各个细胞、组织、器官都会发生病变。
人体的遗传基因甚至都会遭到破坏,免疫力下降让无数的癌症接踵而至,下一代身上也会产生相应的遗传缺陷。
放射性物质随着爆炸,沾染到飞扬的泥土和尘埃之中,又随着水流肆意扩散。
当幸存下来的人们还在感叹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同时,他们还不知道危险再次悄然而至,在无声无息之间便要了他们的性命。
山田广民当时在距离爆炸中心一英里左右的学校当中,由于有着各种建筑物的遮挡,他也幸存了下来。
回到家中的山田广民,喜出望外地看到了自己一家人也都幸免,心中的石头才落地。
但在第二天黎明,16岁的姐姐节男却怎么也叫不醒,这时家人才发现,节男的心跳也停止。
山田广民的弟弟和姐姐都死于核辐射,当时只有14岁的他,帮着自己的母亲处理后事。
到了1950年的时候,广岛和长崎的居民,接近一半都有不同症状的白血病以及癌症。
还有一些居民在事件过后的数十年时间之内,都长期伴随着贫血的症状,在1950年的时候,广岛医院接受患白内障的病人人数也爆发式地增加。
在爆发时,用身边随处可见的一些器物作为掩体,然后卧倒;或者躲进一些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之中,以及跳进水中,都能提升幸存的几率。
但是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即便幸存下来,爆炸产生的后遗症仍会让人饱受苦难,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阻止放射性物质的侵害。
鉴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1954年12月,九届联大通过决议,决定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际机构,这就是如今的国际原子能机构。
1968年7月1日,59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时至今日,缔约国已经增加到了189个,这足以从侧面证实核武器的可怕。
上一篇:火狐体育直播app下载:马德宝说真空泵 液环真空泵结构及原理全解析
下一篇:火狐体育直播手机版下载:真空电镀用面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2-July-04
2022-July-04
2022-July-04
2022-July-03
2022-July-03
2022-July-03